初夏如约而至,又到了换季时节,我看着衣柜里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衣物,一筹莫展,然后开始了每个换季的重复性头疼、烦躁:为嘛我做不到断舍离呢?套用曾奇峰老师的“爽透不能型”模式梗:你的无法断舍离背后,是心理断奶不能。
01、断舍离背后的“受虐需求”
丽珍是做幼儿教育的,几乎垄断了小城所有私立幼儿园的经营权。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她,情感世界却一片混乱。丽珍十几年前在与初恋老公有了两个孩子后,毅然决然为了现在的男友离婚了。十几年来,她为了维系着这份情感,注资给对方开公司,情感上百依百顺,即便如此,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的关系定位。
“我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换不来他给我一个名分。十几年了,我明知道他不过是贪恋我的财色,可我就是做不到放手?我该怎么办?”近50岁的丽珍一脸幽怨,像个陷入初恋的少女。
曾奇峰老师有一句话,爱制造分离,施虐制造忠诚。这也是为什么亲密关系中一个人对你越不好,你越是讨好付出;也是为什么父母对哪个孩子越不好,这个孩子长大越孝顺。
丽珍是家里的第二个女儿,大姐作为第一个孩子得到了父母的充分关注,早早离开父母求学远嫁;弟弟是家里的宝贝疙瘩;丽珍学习成绩普通,早早因为要陪弟弟而辍学。作为家里那个最被忽略的孩子,她出生后就穿上了家族系统赋予的马甲——夹缝里的讨好者。
为了证明自己是值得被爱的,丽珍选择做幼儿教育,三姐弟中数她事业做的好,终于在家里享受了尊宠地位。可随之而来的,是拥有后无处寄放的空虚,于是人到中年开始了一系列叛逆举动,至今被亲友嘲笑为“恋爱脑”。殊不知,丽珍不过是把父母功利化养育后的创伤,重新找了个可控制的理想化客体形象呈现。
在她和男友之间的拉锯战中,总是呈现出一个强迫性循环:付出越多越不甘心,越不甘心越无法放手,越无法放手自恋就越受损,现实中对对方控制越甚……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现在是因为付出太多而不舍放手,还是因为所谓爱情,真要跟他一起过日子,我内心是忐忑的。”丽珍若有所思。
《释梦人生》作者荣伟玲说,每一种亲密关系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施虐与受虐,并因着施虐-受虐的行为,在刹那间抹杀自我边界,解脱个体孤独感,达到与他人合而为一的愿望。丽珍与男友无法放手的拉锯战中,除了自恋破损,更多是她想要在这段关系中实现儿时没能与母亲高度融合的共生感,以致重复着越不被关注越想要牢牢抓住以证明自己值得被爱的受虐需求。
02、断舍离背后的“幸存者内疚”
闺蜜团儿一聚会,免不了就是相互吐槽打趣:“你这最近神头不见鬼尾的,是不是充分享受人到中年猛如虎的惬意去啦?小心制造出个三胎才好呢!”大家围着半年来因为各种理由没来参加聚会的婉茹,开始言语攻击。
“切切!不瞒你们说,如今我啊,戒烟戒酒也就罢了,连啪啪都戒啦!”女汉子似的婉茹,看起来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眼神却求救般转向我:你说说,我是不是有心理问题啊?
婉茹是我们圈儿内公认的才女加美女,作为家庭的长女,她几乎“遗传”了母亲身上所有所谓的缺点,却又没能“继承”父亲身上所谓的优点。所以,她注定成了家里最不受待见的一个,从小到大,似乎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肯定。
一年前,父亲猝然长逝,让她的更年期症状提前到来:情绪易燃易爆,跟老公本来就淡漠的关系更是形同虚设,原本聊胜于无的性生活直接戒了。
父亲去世让她陷入幸存者内疚:父亲都没了,母亲从此形影相吊,我还有资格享受吗?于是,她开始在亲密关系中重复父母关系的模式:抓住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放大化,任何一个锚点都能触发她敏感的神经,导致一场惊天动地的吵闹。
“你知道吗?吵架让我感受到某种快感,他不跟我吵我非要逼着拽着他吵,真跟我对着吵我又能气到浑身战栗,把自己活脱脱搞成了一个泼妇。”说到这儿,她一改平日里的优雅端庄,有一种破罐儿破摔似的颓废。
幼年受到忽视的孩子,情绪常常缺乏足够的、应有的照顾。婉茹的妈妈常年累月对着她抱怨父亲,她不得不承载父母无法解决的情绪,重压之下,无力应对,常常感到无助和沮丧。
一个人长久不开心时,其大脑发育会受阻,出现萎缩、反应迟钝等情况,以及各种回避、仇视、攻击。表现在亲密关系中,就是典型的性压抑。性压抑的人常常也是把自己搞成无趣的人,在亲密关系常常充满控制、逼迫、攻击甚至虐待。
03、断舍离背后的“共生需求”
“我最近真是被搞到心力交瘁的地步……”父母课堂团体刚开始,二宝妈妈秋雯就开始倾诉。
“总说渐进式断奶,怎么可能?我已经渐进几个月了,反而变本加厉了。现在是无论什么法子,夜奶就是断不掉。上周开始,只好采取了家里老人的粗暴式断奶,我在外打游击一周了,不敢回家。我涨奶乳房钻心疼痛想哭,孩子在家等我夜夜哭到睡着,我的心甭提多疼……”她说着说着哭了,像一个受尽委屈的孩子。
接下来的团体中,秋雯分享了大宝断奶、上幼儿园跟自己的分离不能,最后追溯到自己三四岁了还在吃奶,母亲用牙膏甚至辣椒水都无法让她放弃,只好把她送到姥姥家住了很久才罢休。
秋雯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出生时家里已经有了好几个姐姐,她一落地又是个女孩儿,曾被弃置很久。所以,吃奶时与母亲的高度融合感,是秋雯唯一可以确定自己是安全的时刻。
断奶,对秋雯来说等同于重复再次被抛弃的恐惧感。在她内心,看着妈妈一脸嫌弃地把乳房涂抹成各种颜色,她感受到的不是乳头变了,而是心中的世界崩塌了。所以,在自己的孩子断奶时,她在婴儿时遭受的创伤,就以乳房疼痛的方式印记在脑海,以三番五次分而不能的方式来再现。所以说,两个孩子的断奶经历其实就是秋雯内心的创伤再现。
施琪嘉老师说过:“月子里面的病,月子里面来治。”其实,孩子在很大程度上扮演了母亲童年创伤的修复者。秋雯通过照顾孩子、喂养孩子,扮演母亲的功能来修复自己当年没有被母亲照顾到的那一部分。当然有的时候她没有办法行使母亲的功能,但是一旦行使了母亲的功能,过去的创伤就能够被激发出来,同时这也是一个修复创伤的好机会。
无论是我对换季衣物的断舍离困难,还是丽珍的放手不能,婉茹的爱而无能,秋雯的断奶不能,都指向同一个根源:一个人断舍离不能,本质上是心理断奶不能。当然,从心理象征意义上来说,断舍离不能,可能是因为我们一辈子都在断奶的状态。
04、如何做到心理上断奶?
首先,从看见开始。看见自己遇到与断舍离有关的问题时的自动化反应是什么,找出自己行为背后的模式是什么,看到内心的需求,并试着允许这份需求被表达。譬如丽珍,想要在男友身上跨时空修复儿时不曾被关注的创伤,却在现实中重复着与父母相处的模式:不停地讨好、证明甚至控制,让对方害怕得不敢承诺。看见这一点后,丽珍可以停止向外抓取,关注自己的内心需求,让内在受伤的小孩被宠护。
其次,学习收纳整理。收纳整理,相当于我们遇到情绪问题时捋清思绪,然后接纳自己这一步骤。看见自己的内在需求后,要学着放下羞耻感和全能自恋感。婉茹每次吵架后,都会长久陷入自我攻击,觉得是老公逼她没有了形象,像一个泼妇。当她意识到这不过是父亲去世触发了自己的死亡焦虑,她在用复制父母婚姻模式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忠诚,释放自己的幸存者内疚,转而接受自己不过是个普通人,在愤怒时可以没有形象等,她就可以慢慢走出周而复始的漩涡,走出丧父之痛。
最后,在行动上落地。张德芬老师说,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当外面有任何东西触动你时,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里的旧伤又被碰触了,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先在内在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的可以改变的部分。
断舍离不能让我们看见了什么?对看见的部分进行疏理,然后接纳臣服,再开始落实到行动上进行脱敏式改变。秋雯与孩子断奶的分离困难,我在剁手买和扔之间的纠结,都可以在看见自己需求的基础上表达、接纳自己,再通过行动去巩固落实。
能够轻松断舍离固然好,但最令人向往的境界是不纠缠、不将就,手执烟火以谋生,心有星辰亦谋爱。
声明:本站内容与配图转载于网络,我们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由于部分内容无法与权利人取得联系,稿费领取与侵权删除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请点击【侵权与稿费】。
求助问答
最新测试
11354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147 人想测
立即测试
5798 人想测
立即测试
8360 人想测
立即测试
37804 人想测
立即测试